学历提升
全国成人学历提升资讯网

国家承认正规学历/学信网可查/含金量高/正规资质授权成人学历助学中心

这样自考让你记忆提升5倍,1次过4门

  • 学历资讯
  • 2022-08-17 16:46
  • 学历提升

自考界有句话叫——“自学考试无重点”。这里不是说考内容非常简单,而是说自考考查面大、范围广。所以对教材随便翻翻,或是读哪儿算哪儿,将教材丢置一旁,只看辅导资料、复习提要,然后就是做题、练习、真题、押密通通都来一遍。

这样复习效果真的好吗?

大多数人的成效是不明显的,甚至有时候感觉吃力,做题总是错,没有什么进步可言,考试临近了,必须要找对方法才行!教材是必须要看的,这是最基础的一步。

自考学习技巧

有的同学要问了,现在离自考还有几个月时间,再去一点点啃书是不是来不及了?来得及,因为这里说的“啃书”,顺序和平时相反——“反向啃书”

正确的“啃书”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详细科普。

自考学习技巧

【第一轮—准备了解题型】

考试如打仗,先要了解对方的排兵布阵方式。所以在动口啃书之前,可以尝试做以下准备:

1、找真题,熟悉题型,了解卷面结构找到前一两年的旧试卷,熟悉考试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分析……每科有每科的出题方向,每科有每科的题型特点。了解题型,做到心中有数,不仅会使自己的复习有针对性,也了解各个题型的答题技巧,在考场上也不致于在拿到考卷后措手不及。

2、找高质量的备考资料,提高备考效率找重要典型资料,抓重点。网上自考的资料非常多,但串讲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是教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有些是自考同学自己整理的重点笔记。例如《考纲解读》,都是和教材内容配到的,同时全真模拟卷中也有历年真题卷。

关于真题和资料的获取途径,本身报了课的同学应该课程里面就都有了~如果是没有报班的话,可以上网去搜集,现在网上资料都比较多,就是筛选起来可能会麻烦一点。

自考学习技巧

【第二轮——铺面泛读明大意】

拿到教材,先翻开目录,仔细看一下分布,了解全书的结构,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教材的脉络,然后再开始阅读。第一步就是——整体阅读,要明确哪些东西要记忆,哪些东西可简看;哪些东西可能出填空,哪些东西又可能会简答……具体过程的注意事项如下:

1、“量”要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全面注意知识点,不要遗漏任何有用的字、句、段。

2、圈划辅助记忆,方便二次复习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用不同种类的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分别代表此内容分属哪一道题)、不同颜色的笔(红色、蓝色)黑色等,分别代表此题的重要程度)、不同的符号(直线、曲线、圆点等,分别代表不同的题型)作标记。

3、第一轮浅记,重理解,打牢基础对所选中的内容,无论自己认为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是大题还是小填空,都要反复诵读,全面背诵。但这时背诵只是初步的,不用管是否记牢,是否真懂,到对新内容有印象足矣。

【第三轮——抓点背记勾重点】

在“铺面”这一步中,我们已经对教材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已在崭新的书上分门别类地作了各种标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选择出的要点进行较为严格的真正记忆。

这时要以“每道题”为单位去背诵,要背一个记住一个。对于题中的重要字、句要能一字不错地记住;对于理解性较强的大题,可抓住几个重要字眼牢记,把其余部分弄懂即可,答题时再即兴发挥一些。

第二遍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背记,把没有必要的连结性内容去掉,只勾画重点,总结核心词汇,会很有利于记忆。题目及知识点切记要定位记清楚,免得出现最后背了很多题目,背混了的情况。

努力把这些重点背记下来,有些同学喜欢默记,小编的建议是最好能朗读或复述背记,据人脑科学研究称人体对声音的记忆时间远比对文字的记忆时间要长很多。这个时候,手机录音功能和备忘录就是一个很实用的复习小工具了。

【第四轮——串线整体读查漏补缺】

如果说“抓点”环节是对教材局部与局部的理解与记忆。要想对教材体系进行整体把握,还得要做“串线”工作。

这时要先把书合上,然后再次打开目录,看教材整体结构分几大部分内容。哪些章节之间联系紧密,哪些章节有前后对照情况;哪些章节中的内容量较大(占书中的几十页),就要预防是否会出综合型的大题。

由于有了先前的记忆基础,“串线”工作不需花费很长时间,只对教材进行较快速的翻阅,串出主体结构,对教材几大板块了解于胸就行了。

最后,除了教材之外,大家就要着重于刷真题和看辅导书上了。真题一定要打印带答案最好有答案解析的,自己试着答一遍,分析答案的结构组成和对应考察的知识点,总结相似类型的答题经验和技巧,多揣摩出题人的思路,站在更高角度答题,不能轻易沦陷题海战术找不着北。

【最后建议】

当然,如果你工作繁忙,又要兼顾家庭生活,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学习,也建议可以选择市面上靠谱的助学机构协助进行提升。多花些钱,提高效率和考试通过率,也未尝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
1年-2年 2年-3年 3年及以上 其他
18-23岁 23-30岁 30-35岁 35-40岁 其他
在家自学 学校上课 辅导教学
X
X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
1年-2年 2年-3年 3年及以上 其他
18-23岁 23-30岁 30-35岁 35-40岁 其他
在家自学 学校上课 辅导教学